钕铁硼回收 强磁回收
钕铁硼废料回收
钕铁硼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稀土永磁材料,由于生产工艺及使用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约 30%的废料。钕铁硼废料基本与钕铁硼磁性材料的成分一致,都是由稀土(以钕为主,其余为镨和镝)、铁和硼组成的,其中稀土含量约为 33%,硼为 1%,其余为纯铁。在 33%的稀土中,钕为 24%,镨为 5%,镝为2%,铽为 1%。从钕铁硼废料的成份可以看出,无论是稀土还是纯铁,都是有充分利用价值的。
根据 2014 年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清理规范稀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通知》中披露:据初步统计,国内现有 67 个处理工业废料的稀土资源回收项目,分布于 11 个省(区),主要回收利用钕铁硼、荧光粉、抛光粉等工业废料,其中年处理钕铁硼废料能力 20 多万吨,存在产能过剩的显现,同时废料加工行业也存在变相冶炼分离稀土原矿的违规行为。伴随着近年来国家整治力度的加大,钕铁硼废料回收行业逐渐趋向平稳规范。
在钕铁硼废料的供应方面,钕铁硼废料的上游是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制造企业。钕铁硼生产制造企业的产能决定了钕铁硼废料的供给。随着 IT 产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钕铁硼磁体提供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国内出现一股“钕铁硼热”,许多大型钕铁硼企业纷纷增能扩产,一批新的钕铁硼企业也应运而生。新一轮“钕铁硼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钕铁硼磁体产业正加速向资源产地转移。自 1990 年以来,在国内逐渐形成了浙江、山西和京津三大钕铁硼磁体生产基地。随后,包头和烟台等地区的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也取得快速发展。目前,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已经完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对钕铁硼的需求长期增长空间巨大。同时与钕铁硼生产加工相关的钕铁硼废料回收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
就需求而言,对钕铁硼废料加工可以回收稀土元素。因此,钕铁硼废料回收的下游应用主要分布在永磁体、电池、冶金、汽车催化剂、FCC 催化剂、抛光粉、陶瓷以及荧光粉等领域,用途广泛。而在国内,2011 年 5 月 10 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对稀土原矿的开采实现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严格稀土开采总量管理。在稀土资源市场供给有限的情况下,稀土资源的二次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稀土资源的浪费,还能减少工业垃圾、保护环境。对钕铁硼废料中稀土元素的回收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高速增长需求。
而在国家政策方面,由于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国家为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发展,出台了大量政策。2015 年 6 月 12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发布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 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其中涉及稀土产品加工废料、废弃稀土产品及拆解物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条件的前提下,可享受 30%的退税。
综上所述,钕铁硼废料回收利用的行业市场规模取决于上游钕铁硼废料的供应量。随着将来下游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规模的扩大,钕铁硼废料的供应量将会增加,从而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
行业发展前景
1 、受下游稀土永磁行业的影响,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稀土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其中,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稀土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自 1983 年诞生以来,钕铁硼以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誉为“磁王”,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 4.0 时代,高端钕铁硼需求量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工业 4.0 本质上是工业智能化,而生产过程全面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光声磁电的相互转化,以钕铁硼作为材料制造的电子元件效率高、能耗低,符合节能环保的大趋势,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风力发电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钕铁硼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每辆混合动力车(HEV)较传统汽车要多消耗 5KG 钕铁硼,纯电动车(EV)中,稀土永磁电机替代传统发电机要多使用 5-10KG 钕铁硼。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下游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必然加大。镨、钕、镝、铽是制造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重要元素,也是公司主要生产的稀土元素,故得益于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这些元素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2 、受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影响,磁材所需稀土原料 供应将依旧紧张
稀土的开采和冶炼分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一方面,在稀土开采环节,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 1 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 2000 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
为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稀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信部于 2012 年6 月印发《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产业实施指令性生产计划。在此政策影响下,所有从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企业都得根据计划指标来开展生产工作,未获计划指标的企业不得从事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生产。此项举措导致现有的原矿分离企业获得的配额很小,基本只占其 4 成产能,从而导致生产磁材所需的稀土氧化物产量不能满足下游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的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预计该项政策会长期执行,故将来磁材所需稀土原材料的供应将依旧紧张。
3 、有望建立稀土废料回收体系,原材料紧缺的情况将得以改善
现阶段,稀土废料回收利用行业处于原料紧缺的状态,稀土废料主要来源于稀土深加工企业的边角废料,因边角废料有限,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不应求。但从海外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稀土废料的回收体系,不仅稀土深加工企业的边角废料有较高的稀土含量,其他废品也有较高稀土含量,如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马达,每个马达含 300-500 克稀土永磁材料。根据美国环保署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 年有 25%的已消费电子产品被回收并用来提取稀土,这其中的 38%来自电脑废弃件,18%来自电视废弃件,8%来自移动电话废弃件,3%-5%来自荧光照明废弃件,这些占有比例较大的原材料来源是最容易获得可回收稀土的材料来源。随着国内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建立完善的稀土废料回收体系,从而改善现存的废料紧缺的情况。
4 、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一方面,根据工信部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稀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通知》,国家正在清理整顿不合法不合规的稀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这将减少一部分稀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另一方面,稀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原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行业中很多小企业因为无法获得稳定的货源而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相反,大企业具备稳定的经营能力和可靠的付款能力,更易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从而与优质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更有成本优势,故大企业在经营中可以获取更多利润,从而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工作。久而久之,小企业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